集团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动态 > 行业新闻
酒与投资论坛在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发布时间:2023-02-24


2月23日下午,酒与投资论坛在2022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于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少雄,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换届领导小组副组长焦伟侠,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青岛代表处副所长·华北大区广域业务主管赤泽阳平,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法律事务总裁艾伦·帕克(Alan Park),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格鲁吉亚葡萄酒(中国)推广中心负责人黄宇彤,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锦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朱蓓,甘肃省酒类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严文辉,山东省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小艳,四川省宜宾市工信局局长杨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一米,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委副书记、四川省泸州市二郎镇党委书记陈世伟,四川省绵竹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谭琦,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军等领导出席论坛。


王少雄理事长受邀致辞,他首先代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产区和美酒有着不可分割的自然历史渊源,产区因自然禀赋等多种优势酿酒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产生;美酒因产区独有的、极为广泛深刻的表达方式凸显其品质与价值,提升其在更大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近些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分化与迭代,酒行业竞争力加速向优质产区集中,酒与产区之间,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价值互动的关系。基于此,他提出,能成为“最值得投资入驻的酒产区”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质:

首先是要有优越的自然禀赋,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的地域性酿酒生态资源。

其次是产业基础雄厚,具备引领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开拓国际酒业市场的潜力。

第三是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酒文化可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第四是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优越的投资经营环境。


随着中国酒产区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川酒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名酒产区已经具备了或者正在具备上述特质,王少雄理事长真诚地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它们的发展,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入的层面展开合作,实现共赢,助力川酒产业乃至中国酒业产区建设,在转型路径、运营模式、文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升。


图片在产区推介环节,省级产区川酒、市级产区泸州、县级产区泸州-叙永、泸州-古蔺、成都-邛崃、德阳-绵竹等首次大规模组团集中亮相进行推介宣讲。


冯锦花表示,白酒是四川最靓丽的名片,四川是中国白酒最重要的产区。川酒酿造历史悠久、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产业支撑坚实,素有“川酒甲天下”的美誉。全省酒类产业规模、酒企数量、白酒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营业收入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四川白酒产业基础雄厚、白酒企业品牌强劲、白酒资源优势突出、白酒科技人才强大,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建立了省领导联系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汇集各种资源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白酒优势产区创新升级行动,未来将以加快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目标为牵引,聚力提升产业集群能级、狠抓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大力度扶优重点企业、全面夯实产业质量基础,推动川酒从中国知名到世界一流提升发展,川酒必将迎来又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图片 

陈小艳介绍了泸州产区整体发展状况,泸州地处四川省东南,川渝滇黔四省市结合部,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2022年,全市酒类产业营业收入1204.32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279.93亿元,同比增长23.6%。到2025年,全市酒类产业营业收入将超过1500亿元,利润总额达400亿元。泸州按照“酒城+”发展战略,专注匠心匠造、追求极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品质酿造中国美酒。泸州专注于保护好产区生态、传承好传统技艺、发掘好历史资源,坚持做优品牌,全面提升泸酒区域品牌整体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不离根,注重传统酿造技艺传承发展,坚持每年高规格办好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促进中国白酒与世界名酒的深度对话,为广大投资者拓展更广阔的贸易空间。


王一米介绍了泸州叙永酒业发展情况,叙永位于泸州南翼,境内赤水河、永宁河两大水系交汇,有着“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天然优势,由于未经规模开发,成为该区域最后一块留白,被全国众多酒协专家誉为的白酒黄金产区,发展白酒产业的天选之地。叙永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原料储备富足、发展政策利好,正在围绕建设“酒业生产基地+洞藏酒庄+文化旅游”三产融合发展核心区、洞藏酒庄酒旅融合体验区以及白酒配套产业集中加工区,打造国内知名酒庄酒和洞藏酒聚集地、白酒金三角新高地的发展目标,规划布局“一带三区”产业园区。预计到2027年白酒产能实现成倍增长,达到1万吨以上,到2030年白酒产业实现五万吨产能、五百亿元投资、五十亿元营收,到2035年实现十万吨产能、千亿元投资、百亿元营收。


陈世伟介绍了古蔺产区高质量发展情况,古蔺制定发布《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建成中国轻工业酱香型白酒生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14个,获评国家、省、市科技奖项14项,核心技术过硬。古蔺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现代工厂、智慧车间,不断推动生产设备机械化、物流运输自动化、数据采集智能化;聚焦打造优质酱酒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二郎、茅溪、永乐、太平四大优质酱酒组团,深入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始终坚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方向,坚持以酿造美酒的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全力支持川、黔两省“1+8”战略合作,主动与贵州仁怀、赤水、习水以及泸州叙永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提升赤水河流域酱酒核心产区竞争力;始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的,以酱酒酿造为核心支撑,分批分次规划打造郎酒特色小镇等一批西部百强镇、中国百强镇。未来古蔺将齐心协力加快建设优质酱酒产业集群,朝着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谢军用“三杯酒”介绍了“成都核心产区·邛崃”的发展情况,杯酒,致敬大自然的馈赠和邛酒千年传承,于崇敬之中守护好产区根基;第二杯酒,礼赞新时代新生活,于奋进之中加快推动产区崛起;第三杯酒,憧憬新发展新格局,在求索之中争做酒庄产业集群引领者。在酒庄建设方面,邛崃坚持精品建设,要素整合推动“酒庄+研学”“酒庄+农事”“酒庄+馆藏”等业态,同时出台酒庄发展专项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酒企向酒庄升级,并联合“国际酒庄联盟”,面向全球招引酒商、酒企和大师,进入产区发展。未来邛崃还将与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合作,全面做好酒庄建设、管理、营销等服务保障,促进酒庄集群加快发展。图片


谭琦介绍了绵竹产区的发展情况,绵竹酿好酒,以酒名天下,是因为绵竹酒文化底蕴深厚。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及相关史料佐证,绵竹产酒至少有三千年酿酒历史。绵竹酿好酒,佳酿韵无穷,是因为绵竹酒生态得天独厚。好山好水得佳酿,得天独厚者为天赋,独一无二的气候、土壤、水源,造就了绵竹酒的天赐口感。绵竹酿好酒,密酿自唐传,是因为绵竹酒在传承中创新。绵竹酿酒业从上百年的工艺传承演变,到数十年的科学化分析,老与新的碰撞延续,为绵竹酒定下了净爽、清冽基调。绵竹酿好酒,赋能强产区,是因为绵竹酒产业支撑强劲。绵竹位于成德绵经济带腹地,一直将白酒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推动酒类企业发展提供强劲政策支撑。绵竹正在积极推进白酒智慧园区建设,实现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以生产、销售、展会、旅游为一体的名酒基地,朝着全国优势白酒产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文章来源:川酒观察)